經濟不景氣,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通貨膨脹、物價飛漲,上班族薪水不漲,錢不夠用怎麼
靠領薪水,一輩子想買一間房子安身立命,都很困難。
疫情肆虐,經營環境不佳,獲利減少面臨虧損,小老關該如何自處?
遇到環境不佳,老閱的風險比員工大很多,不成功便成仁。
根據調查,有八成的人有創業夢想,但實際上,創業是件不容易的事,
要有資金、要有專業、還要有全力以赴的工作態度,和全職投入的時間付出
而且創業初期不但沒有固定收入,還需要固定的管銷支出
通常創業一年後,只有20%得公司能存活,創業五年後能存活的公司不到
5%所以很多人選擇採用加盟的方式,透過專業的協助,讓自己更容易在市場存活
但事實上成功的比例跟自己創業差不多,並沒有提升成功率,因為傳統的加盟方式,在現今的社會已經失去優勢,反而經營成本更高。
康樂富會員加盟連鎖系統,擁有創新的商業模式、創新的獨特商品、最低的 加盟門檻、最多的專業協助、最高的獲利制度,零管銷、輕鬆無壓力,
兼職就可經營。絕對是您在不景氣的環境當中,創富的最佳選擇!
上班族懂得求新求變,下班後兼差,人生才會有更寛廣的未來!
小老闆本業得意時找退路,懂得多角化經,本業不如意時才有出路。
幫自己的事業買一份保險,讓自己不畏懼任何環境的危機和挑戰!
人生健康需要免疫力,個人財富也需要免疫力!
康樂富幫助您擁有健康免疫力和財務免疫力,是您創業的最佳選擇!
透過我們的專業,成就您的健康與美麗。
透過我們的協助,創造您的成就與獲利。
讓每一位康樂富的會員都能健康快樂,人生精彩豐富!
是我們努力的最大目標!
想要在網路上做生意卻不知該賣什麼產品才好?
想要打造第二份被動收入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放心!康樂富都幫你想好了!
在我們團隊裡有多年網路銷售與精通知名品牌行銷的各路行銷高手,根據市場的需求
打造出多樣的熱銷產品,為您做最強大的支援後盾。
我們深知想在網路做生意,最容易遇到以下這4大問題:
1.沒有完善購物網站~煩惱要去哪找人買、沒有廣告宣傳費、沒有人代言
2.缺少客服團隊~小本經營沒錢請人、沒資源學習、平臺系統操作困難、沒錢請員工
3.找不到好商品~選不到適合的產品、沒空間囤貨、押貨成本和運費都要自己擔
4.不會設計拍照~缺乏美感怎麼拍都醜、沒錢請專業攝影和模特、不會打造品牌風格
這些問題,康樂富都幫您設想好了
首先我們的產品皆有明星代言,而且這樣的熱門產品,都是經過親自使用才會代言,品質有保障
多數人在網路賣東西先別說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找到合適的產品來販售,零零總總開銷加起來,每個月成本至少超過五十萬以上,導致還沒開始賺錢就先虧光老本。
康樂富除了擁有最強的客服團隊外
每月皆會舉辦相關說明,專業的講師與團隊都可以協助您開發客戶
甚至給您最專業的產品與行銷知識
教育訓練與說明會場場爆滿,最專業的講師群,帶領您踏入微商的世界中
我們正在尋找三種人:
1.參加過其他直銷系統,但是怎麼推廣都賺不到錢的人
2.想要從生技保健產業著手,卻不想要自己開發產品的人
3.希望找到一個好的產品推廣,為自己持續加薪的人
我們這個團隊的特點:
1. 我們擅長精細盤點團隊手中所有行銷與教育資源,將團隊夥伴旗下的生意效益最大化
2. 培訓新人不遺餘力,有問題就問到爆,我們帶著你打群架,破解微商規則、只要跟我們的團隊,就可以持續進步,不用再走冤枉路!
3. 產品品質超優,名人背書、康樂富只研發好東西、用過好用才敢賣,市場大的才推薦。
專業級講師,透過我們的訓練輔導,讓你在打造第二份被動收入的路上不再孤軍奮鬥!
想要了解產品或是相關制度馬上與我們連絡吧!
AR1VRG115VER15ECE |
臺南團隊-康樂富加入有什麼流程從零開始,如何創業?九個白手起家的創業原則!送給不甘平庸的你,一旦掌握,沒錢、沒資源、沒人脈,創業照樣能成功。
原則一、先搞清楚自己是否適合創業。 康利富臺南說明會-康利富現在加入有沒有福利
創業是可以從零開始、白手起家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它需要極高的綜合素質,比如超人的膽量,開闊的視野,廣大的格局,等等,有的人就只適合打工上班,即便給他錢、人脈和資源,他也是不適合創業的。
原則二、一定要有遠大的夢想。 桃園團隊-康利富收益有保證嗎
最初踏上創業路,很多人或許是為生活所迫,或者是為了自己那顆不安分的心,想要突破和改變,但必須儘快為自己樹立起遠大的夢想,因為如果沒有夢想,在創業維艱的這條路上,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原則三、保持超強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行。 康樂富臺北說明會-康樂富能掙多少錢
自信是一個人力量的源泉,也是創業者從零開始、白手起家的前提,如果失去自信,像網上很多人一樣,不相信真的存在白手起家,更不相信自己能白手起家,那你就絕不可能創業成功。
原則四、有強烈的創業意願。
創業是一件與艱難險阻為伍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九死一生”,如果你的意願,包括賺錢的意願,成功的意願,不夠強烈。那麼,即便踏上了創業路,也是很難堅持下去的,很容易就會半途而廢。
原則五、有持久的創業激情。 高雄團隊-康樂富好賺錢嗎
創業肯定是需要激情的,尤其是對白手起家的創業者而言,激情能激發出無限潛能,幫助自己熬過無數難熬的時刻。不過,創業者不能只有短暫的激情,因為短暫的激情是不值錢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能幫你賺錢,助你成功。
原則六、有合作精神,能將團隊凝聚在一起。
對創業者而言,前期或許可以暫時靠自己一個人,但必須儘快建立起自己的創業團隊,包括尋找志同道合的合夥人,更為關鍵的是,尋找優秀的人才來輔助自己,不能長時間單打獨鬥。
原則七、能屈能伸,能進能退。
康樂富高雄說明會-康樂富能加入康樂富說明會嗎對白手起家者而言,要有一種勇猛精進的創業精神,在需要放開手腳大幹一場的時候,不能畏畏縮縮、猶豫不決,但在需要隱忍和退讓的時候,也要能不爭一時,要放眼長遠和全域,否則,也是容易失敗的。
原則八、培養創新精神,將與眾不同當作一種本能。
愛康明加入怎麼收費創業與創新幾乎是天生就聯繫在一起的兩個詞,凡是能創業成功、尤其是白手起家的成功者,無不具備創新精神,敢於與眾不同。創新不一定就是顛覆式的,哪怕只是細節方面非常小的創新,也能給創業者製造出巨大的商機。
張小嫻:人生十種遺憾 一、不是跟自己最愛的結婚。 二、找到最愛的人,卻無法相處。原來相愛并非最難,相處才是最大的挑戰。 三、找到喜歡的人,卻已太遲。他已娶,她已嫁,或者他身邊已有人。多么相愛,已是遲來的春天。 四、碰見令你動心的女人,可惜你的年紀已足以做她爺爺。 五、你正在猶豫不決,應否向他提出分手,誰知他捷足先登,先向你提出手。他永遠不會知道,是你首先想到不要他!即使你告訴他,他只會冷笑,認為你是死要面子罷了。 六、愛人結婚了。 七、他離開你,但選了一個條件比你差很多的女人。輸給不及自己的人,怎能不傷心?他這個選擇,實在令你面子過不去。 八、他離開你選了一個條件比你高出很多的女人。(人生感悟 www.lz13.cn)寧愿他選一個條件比你差的女人好了! 九、你忍痛跟他分手,以為他會傷心很久,并且不容易找到一個愛他的女人。可是,不久之后,他卻興高采烈告訴你,他找到新女朋友,而且非常快樂。而你,卻還未有新歡。 十、愛上一個人,可惜他的性別跟你相同。 來源:佳人網分頁:123
謝冰瑩:窮與愛的悲劇 在上海,我知道同情而又能夠幫助我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孫伏園先生,另一個是林語堂先生。但當時林先生在北平,因此只好和孫伏園先生商量出路的問題,他極力贊成我進××大學,并且允諾替我去辦特別交涉,可減收學費,至于膳費由他負完全責任。 對于求學,我是最高興的,然而要別人負擔費用,實在太過意不去,我素來主張自食其力,不要依賴家庭和朋友。我想暫時去充當一個工人,等到將來稍存余積時,再繼續求學,我再三請求伏園先生介紹我進工廠,他說:“工廠方面,我沒路線的,怎么辦呢?小姐。” “那么,我就隨便找個地方去當丫頭吧,反正倒馬桶,洗地板一類工作,我相信是可以勝任的。” “那么,就在這里當丫頭好了,晚上還可替《當代》寫點文章,哈哈,好一個摩登的丫頭!” 他以為我是說來玩的,大笑了一陣之后,又去改他的稿件去了,那時他正主編《當代》月刊。 為了做工的問題不能解決,我又陷在苦悶中了,幸而錢先生來,他介紹我去考藝術大學,他說:“這學校的教務主任訓育主任,還有好幾位教授,也都是文化界有名的革命者,你是女兵,進去可以免收學費;至于膳費和書籍零用等費,可以靠賣文章來補助它。” 就這樣,我大膽地考上了中國文學系二年級。還記得清楚,那次考試的國文題是《藝術與社會之關系》。和我同時進去的,還有位中學時代的朋友王克勤女士,也就是現在的電影明星兼戲劇工作者王瑩。 我住的那間宿舍,是一間可以容納八個人的房子,可是因為距開學期還遠的原故.只有我獨自一個人在那兒享受著寂寞的清福。 住在那里清潔明朗,整天有溫暖的陽光曬進房子里來.我感到一切都滿足了。我有時回想到家庭監獄的生活,全身都會顫抖。我好像此刻是在做夢似的,也許過不了多久,又要給母親的威力壓迫我回家。 我開始和窮困奮斗了,兩天來都是用四個小的燒餅束代替著三餐之食。每天日夜能夠看我喜歡看的書,真是再沒有比這還快活的了。 第二天晚上,正當我躺在床上看一本革命理論的時候,突然校長太太引進來一個穿皮衣的小姐,她的臉是那么的慘白:在電燈光的照耀下真像個蠟人一般,帶著一副黑邊的眼鏡,整個面的輪廓和身段,都長得非常勻整而美麗,如果嘴唇再薄一點,眼睛不近視的話,簡直是個標準美人。 “搬來了很久嗎?是她含著微笑問我。 “不,前天剛搬來的,府上是上海嗎?” “湖南。” 簡單的寒暄敘述過后,她整理行裝,我仍然看我的書。從她的服裝上看來,是個相當富麗的摩登小姐,但誰想到她居然和我一樣是個同命運搏斗的逃亡者,而且一見如故,竟成了最知已的朋友呢? 這真是出乎我意料外的事,我們剛剛相處一天,她竟愿將她的奮斗歷史和家庭狀況通通告訴我:“我的父親和哥哥,都是杭州做官的,家里很闊,我從小就過著嬌養奢侈的小姐生活,但我的思想是前進的,進了中學以后,就開始參加左翼的革命團體。一九二六年我擔任杭州婦女協會的總干事。后來政局變化,政府要通緝我,這才悄悄地逃了出來。我從小就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注定了命運。未婚夫也是個官僚的大少爺,整天只知道游蕩,不務正業,我決意和他解除婚約。 “這次逃亡出來,我永遠不想回到杭州去,如果革命沒有成功,我的婚姻沒有得到最后勝利的話。” 為了這幾句話和我離家時所說的完全一樣,我竟高興得連忙抱住了她。 “曼曼,怎么你的遭遇,也像我一樣呢?” 兩顆受了無限創傷的心結合了,從此我們便成了深交的密友。 過了整整一星期的快樂生活,宿舍里突然搬來了三位操著四川口音的太太,她們都穿著令人一見就搖頭的怪服裝,那些大紅的旗袍,滾著淺綠色的邊,真是俗不可耐的難看。她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擦著厚厚胭脂水粉,高跟鞋至少也有兩寸。走進來就像一個主人命他的奴仆一般,要我們立刻搬到亭子間去,把這間大房子讓給她們。我和曼曼都覺得這是太豈有此理的要求,決不允許。但校長太太也來替她們說起話來了;同時,我知道和她們在一起,一定沒有好日子過的,就立刻搬到那間又矮又狹,光線很暗的亭子間去。可是開課后,五個人都在學校廚房包伙食,吃起飯來仍然在一桌,就糟了!我們常常會發生吵鬧的事,原因是她們并不上課,每天只到學校去打一個轉,有時簡直不去,只是穿著花花綠綠的奇裝艷服去看電影,吃西餐,若遇著雨天,她們就開了留聲機,三個人在屋子里練習狐步舞。廚房開了飯來,不等我們下課回來,就把菜吃個精光,等到我們來吃飯時,只剩一點殘湯冷飯,氣得曼曼大罵她們是沒有良心的強盜。 “穿到連衣服都做不起,就不要進大學。干脆去做叫化子還來得漂亮。你看她一身真臟死了,再不要她和我們在一道吃飯吧! 有天我在曬樓眺望,聽到那個高個子的妖精的聲音,就氣得我發抖,她明明在指著我罵,但曼曼勸我不要理她,只當她是一個從沒受過教育的人看待,同時我們把伙食分開,于是小小的亭子間又做了我們的食堂了。 曼曼告訴我,明天這亭子間又要增加一個同學,這位小姐叫真真,是曼曼的朋友,也是她的情敵。 “怎么,既是情敵,為什么要住在一起呢?” “因為催要她和我住在一起,以便他來就可以愛到兩個愛人。” 曼說著又苦笑(www.lz13.cn)了一聲,催是男主角,也是作弄她命運的劊子手。 “你能忍受這種生活嗎?” “當然很痛苦,但我愛催,有什么辦法呢?只好忍受一切……”“將來呢?” “將來?不是我失敗,便是她犧牲,反正不能兩全,隨命運之神去主宰我的生命吧。” 第二天,她告訴我的那個姑娘果然來了。高高的個子,身體很結實,皮膚黑黑地有點像體育家,她說著和曼曼一樣的杭州話,眼睛很靈活,但并不很大,走路,說話,都比曼曼來得快,好像很能干的樣子。她雖然沒有曼曼的天真美麗,但還活潑可愛,她入的音樂系,每天早晨,都去練習鋼琴,曼曼告訴我她最高興看什么政治經濟一類的書,也喜歡參加任何文化活動,她是贊成賢妻良母主義的。 謝冰瑩作品_謝冰瑩散文集 謝冰瑩:我認識的亞子先生 謝冰瑩:雨分頁:123
我在Facebook學到的10個經驗 1、堅持你的遠景,但要對細節靈活。 作為一個領導者,你需要依賴你自己的遠景(至少在你負責的業務領域內)而那些和你一起或為你工作的人將依賴你的遠見。什么是遠景?就是對最終狀態的一種描述。是你需要你的團隊著陸的地方。是生效之后的新生活。它是北極星,和方向。這里有一個例子,當我啟動支付風險團隊的時候,我們只有規則引擎。規則是人寫的。一條規則只是一個擁有非常有限變量的簡單邏輯,例如“如果注冊日期少于30天并且支出大于100美元并且是首次支付并且用戶來自印度尼西亞,則拒絕交易” 人類難以有效的處理10個以上的變量。我們需要更加的可測量化。我們想要使很多機器比人更擅長的事情自動化。從而我們樹立了一個遠景,將我們主要的規則置換為機器學習模型。這一遠景驅使我們增加了一位機器學習領域的博士和另一位在加入facebook以前有類似實操經驗的工程師。賭注巨大,但是未來需要這個。 但你需要對細節靈活,因為條條大路通羅馬。你需要給你的團隊以足夠的余地空間(wiggle room),只要你的團隊是朝著正確的方向以合適的速度前進。另一個故事:一度我對決策樹的興趣比回歸要大。但是實驗算法的工程師告訴我在選擇算法的時候他們只有可以忽略的區別。我可以堅持己見(這確實是當時我真實的想法)但我信任他并讓他放手去選合適的算法。同設計者合作的過程中也有趣事發生,他們對于字體,顏色,行距及其他都有著吹毛求疵的偏好。我通常讓他們由著性子只要對最終結果有益就行。我們想要選擇正確的戰場開戰,這樣的戰場必須關乎全局,而不是糾纏于局部戰斗。 2、只和最好的人合作。 牛人只想和牛人一起工作。他們聚在一起就更牛逼。一流的人通常無法容忍二流貨色。什么決定了“最好的人”?我的理解是那些能夠快速盡其所知,學其所不能,從而完成事情并遠超期望。他們的本能是超越期望,甚至他們自己的期望。對他們來說,足夠好本身從來都不夠好。只擁有最好的人在團隊中有很多好處。 ⑴這讓你更加愿意托付。救我的經驗來看,牛人不會信任不熟悉的人。在接受你的幫助之前,他們需要知道你同他們一樣出色甚至比他們自己還強。否則,他們寧愿盡其所能的獨立完成。但如果你業已得到證明,他們將會非常信任你并樂于托付給你。一個有著有效托付的牛逼團隊幾乎無所不能。 ⑵他們相互為榜樣,并且籍此提升工作表現。這是很好的關注壓力。如果使用得當,可以形成團隊的良性循環。 ⑶牛人們相互挑戰。我記得一位工程師主管曾就我們能否在規定時限之前完成網站翻譯所需的代碼修改來打賭,他將把頭發染成藍色。這樣的挑戰往往是的“枯燥”的工作變成了游戲。成為游戲的一部分將非常有趣。當然往往會有更嚴肅的挑戰,而且牛人喜歡挑戰(不管是挑戰別人還是接受挑戰) ⑷牛人們相互學到很多。如果不是因為這里有這么多可以學習的話我不會在facebook呆4年。對缺乏經驗的人來說,這顯得越發正確。我們雇傭非常聰明的畢業生,這些人被激發來證明他們的牛逼之處。他們不愿來到一個舒適并且沒有挑戰性生活的公司。他們想學很多來豐富他們的經驗,完成不可完成的任務并提升他們的職業路徑。他們想要證明“是的,他們可以”。他們想和牛人一起來實現這些。 你不想要二流貨色但如何遠離他們?首先,慢點招人。在給offer的時候固執一點。我曾無數次的在招聘決策會議上發現那些有著光輝履歷的人無法得到雇傭只是因為某個面試官覺得這人無法給他以深刻印象。在其他例子當中,那些獲得一致通過的候選人仍然無法獲得雇傭機會因為每個人都只是覺得他將將符合要求而已。在雇傭問題上,絕大多數情形下,你要風險規避。(順便提一下我們也會雇用那些沒有全票通過的候選人,只要有一兩票強烈推薦﹣你將樂于在信任你員工的問題上冒險)其次,炒魷魚要快。讓二流貨色存在就像服用慢性毒藥。一天一點,逐漸但終究你會為此掛掉。你要緊你所能的把二流貨色踢到魷魚軌道上(在某些情況下,法律不讓你這么做)我見過一些慢吞吞的魷魚,那對團隊造成的負面作用可不是鬧著玩的。 3、樹立高期望并且衡量之。 作為領導者,你需要設定高但現實的期望。足夠高使得你的團隊不會感到無聊。現實使得他們不至于油盡燈枯。你要給他們創造一段經驗使得旅程結束回顧時,他們會說:媽的,我都沒想到我居然做了這個。這個屌爆了。在Facebook,象其他硅谷高技術公司一樣,期望同回報相結合,因此樹立明確的期望本身就至關重要。并且你需要找到一個不容爭辯的途徑來衡量期望。我花了大量時間來和團隊一起描繪我們在下季度里最重要的3-5個目標。目標被分別委派給單個或一組分工不同的攻城獅,或者被他們搶走。在這一情況下,我們不僅有一個由3到5個衡量指標組成的名單,使得我們可以籍此快速地說出來我們在干嘛,同時也知道每個具體目標后面是誰。團隊的成功同個體表現息息相關。例如,我當年團隊最大的貢獻是在一年時間里,通過每季度不同的指標,最終降低了信用卡支付爭議率75%。 有一點要強調的是﹣你還是要現實。在你只有10%的市場份額的時候卻幻想10幾倍的收入增長無疑不現實。史蒂夫喬老爺非常善于推動他的團隊超越潛能但同時也榨干他們(盡管如此他們是這樣為他們所做的而自豪)99。9%的領導不是喬老爺,當然他們也不需要是。但你仍然可以通過驅動一個可持續性的團隊來取得成功同認識到他們的極限并無矛盾。 4、傾聽數據但不要單純依賴之。 決定產品方向時,要的是想象力,激情和膽量,而不是數據。數據能讓你的團隊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而不出軌,也有助于產品從“一開始是什么樣”到“最后應該是什么樣”的逐漸優化成型。但數據不能幫你決定方向。舉個例子,當我們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上壓上我們團隊所有的資源的時候,我們忐忑不安。但是我們堅信一點,現有的基于人工規則引擎的防欺詐系統會很快成為死胡同,因為它太死板而且不易規模化以處理大數據。所以,就像在電影指環王中Frodo明知通向Mordor的道路很黑很冷很危險,但那是一條他必須要選擇去走的路;我們選擇了在機器學習上壓上所有的寶。失敗,整個團隊會很難看;但我們決定走艱難但我們認為是正確的路。這種思路同樣應用在如何設計用于用戶報告(外部工具)和案例審查(內部工具)的工具來應對潛在的欺騙行為。我們最后決定的方向是”進行自動處理”和”建立反饋機制”。直接拋給人工來處理總是很容易被選的一條路,因為只要建立一個人多人傻的客戶支持團隊即可。Lame!我們希望通過自動處理來解決大部分的欺詐案例,而把精力則放在那些確實需要單獨處理的特殊案例上,同時把從業務支持團隊(即客戶支持部門)的處理意見自動采集并集成到下一輪的機器學習中去。由此,我們的機器判斷會越加精確和聰明且與時俱進。 但你不能忽視數據。沒有數據的支撐而一味靠直覺走黑路,很容易走岔道,甚至大錯特錯。有一段時間我們認為爬行工具(通過分析關聯的cookie,信用卡)可能可以找到很多欺詐的同伙。通過實驗結果卻發現,這種預期是否成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當前流行的欺詐行為的特點。比如,當失竊或販賣信用卡的案例非常普遍的時候,關聯分析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但如主要情況是帳戶被黑或小寶們冒用媽媽的信用卡去網游消費時,關聯分析就作用不大。直覺在現實前面碰了一臉的灰。不過幸運的是我們很快意識到這點且把這個項目叫停了,所以沒有浪費太多的資源。 另外,順帶提一下A/B測試。A/B測試并不會告訴你去做什么產品,但它可以幫你確定實現產品時的哪個細微版本更能揪住用戶大爺們的心。 5、遠離時間吞噬者。 剛進Facebook做工程師的時候,我非常享受那種日夜泡在碼海中的感覺。后來慢慢的承擔的項目責任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寫代碼的時間越來越少(但絕大多數時候仍占大頭)。有時候更多的是把時間花在決定產品的方向和設計上。很多事情是和產品經理設計人員一起搞的。但在Facebook攻城獅們有很大的發言權甚至有些時候是拍板的權力。Facebook希望攻城獅們有王者風范。Facebook希望攻城獅能決定自己要做什么應該做什么,而不是總是”被決定”做什么(一種流行的說法是,write your own job description)。因此,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思考這些問題–哪些功能需要添加,哪些功能需要刪掉,需要開始或停掉哪些測試,我們正在流血流汗的是不是現在最最最重要的問題,我們是該花時間優化用戶交互流程呢,還是減少出錯率,還是讓系統更快,等等。這些問題很傷腦筋,答案經常不確定,比一個勁碼到手抽筋要難。但這些問題很重要,甚至可能決定了你熬的日日夜夜究竟有沒有必要。建議所有的攻城獅思考思考代碼之外的這些問題,團隊領導者就更有必要了。當然,攻城獅的大多數時間還是應該花在代碼上。 那究竟哪些時間不應該被浪費呢? 很多,但我只舉兩個我認為最重要的例子。 郵件。不是所有郵件都發而平等。有些郵件純粹打醬油的。有些郵件是不需要馬上處理的。我嘗試使用過濾規則來踢掉打醬油的郵件,突出需要馬上處理的重要郵件。對此,分享兩點。 (1)建立一個適合你的郵件過濾系統。我會對重要和緊急的郵件做即刻回復,而暫緩處理那些可以等到晚上再回復的郵件(尤其是發自我自己的團隊,產品經理,兄弟連和頂頭的不頂頭的上司們的郵件)。但是,我要確保在我掙扎的爬到床上之前,把這些郵件全部處理掉,讀的讀,回的回。對于那些僅供參考的郵件,過濾系統會將其塞到某個固定的角落,我隔三差五去瞅瞅。此類郵件諸如某酒鬼詢問NapaValley哪個酒窖比較正點等等。這些郵件通常比較有趣,挖的坑很大很深所以也很耗時間,我通常不跳或者不馬上跳。 (2)廣而告之你的個人郵件處理策略。我讓我身邊的戰友們知道我是如何處理郵件的,并把這個政策放到我所有的郵件末端。如是說–“正在嘗試個人郵件處理策略-為了戒掉Email癮,我將強迫自己每隔三小時或以上查看一次Email,急事請電話/短信/IM我”這么做更多的是讓別人明白不要指望馬上得到回應。其實我查email比每3小時要頻繁,但至少不用馬上逼得去回每個email了,我可以憋著悠著點。因為如果真的很急,我的iPhone應該已經響過了。而且,批量處理真的效率要高很多。不騙你。 會議。開會太容易變成一群人互相在扯對方的蛋。浪費時間而且開完后發現沒有結論且很蛋疼。但開會對于teamwork很多時候是必要的。如何主持會議是門學問,這里不細談。不過,你不可能也不需要參加每個邀請你的會議。當你認為你參加某會議于己于人都無太多價值的時候,建議你考慮不去。如果想要有禮貌一點,那就寫個email問問主持人你是否可以缺席。通常當你想過這個問題決定發這樣的郵件時,答案通常都會是yes。有些時候我也會很可恥的讓我的產品經理替我去開會。當然,我會鼓勵他也爭取不要去。Only make the meetings you really have to。同樣,我要求我自己的團隊在組織和參加會議的時候要慎重,也經常問他們想想看自己花在會議上的時間是不是多了。一個做法是把可能的會議都整合在一起。有一個例子。早些時候,我們會經常收到來自支持團隊的比較隨意的會面請求。這讓攻城獅的一天被會議分割得支離破碎。寫代碼的都知道沒有3-4個小時的連續時間是不容易高潮的。而且這種會議通常效率很低。于是,我們改變了做法,每周安排固定的答疑時間(office hour)和支持團隊嗑想法然后follow up。當然,緊急的問題另當別論應當馬上處理。 有一個被經常忽略的原則–有意識地去思考哪些事情不應該做并且馬上不做。例如,哪些是無謂的爭論可以避免介入(比如韓寒和方舟子的–個人意見),哪些功能可以放棄,哪些關系不應該發展,哪些人應該開掉,等等。我經常問自己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我現在正在做的是否對我的目標很重要。如果你清楚自己正在做的和自己想要的,答案會明了。Go for it。 6、喜愛能有效地降低人們間的緊張。 工程師和支持團隊之間有著糾結的合作競爭關系(注意,合作在前)。互聯網技術公司中很多人(尤其是聰明人)總是期望工程師對所有問題給出一個讓人會心一笑的解決方案。但現實是,不是每一個問題都可以或者應該在技術框架下解決。對于一些具體的問題,客戶支持和運營部門會有一些非常深刻獨到的見解。工程師未必行。畢竟很多見解需要不同的專業知識,依靠實地經驗。沒錯,工程師可以在代碼中自動log大量的原始數據,但從原始數據中提煉可靠的insight卻并不總能如愿。就像大煉鋼年代扔進去的是鐵,出來的是鐵疙瘩,而非期望的鋼。和很多其他公司的客戶或支持部門不同,我們的支持部門招募了質量相當好的員工(很多來自美國名校–在我直接接觸的反欺詐支持組20來人中就有3名斯坦福校友)。因此,當兩群都很聰明的人觀點相左時,該聽誰的呢?緊張關系再所難免。 不同的工程師團隊也存在著合作競爭關系。反垃圾郵件、安全和反欺詐(我的團隊)這幾個團隊之間存在密切的工作協作關系。這些團隊也都盡可能地相互學習,分享經驗和技術。但是,有時候各團隊獨立處理類似但不同的一些問題時,都試圖向對方推銷自己的解決方案和理念。 如何讓合作競爭保持在一種健康有序的狀態?我覺得關鍵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把人搞近了,事情就容易了。我花大量時間用在建立和其他團隊的關系上面。例如兩周一次或者一月一次和其他團隊老大們的1對1碰頭會。越相關的團隊,頭碰得越頻繁。我自己或者我的團隊成員會有選擇性的經常參加一些其他團隊的會議。當為一個共同的大項目工作時,我曾安排不同的部門成員(工程師、支持、數據分析、金融財務)坐到一起進行項目沖刺。這是拉近相互之間距離的非常有效的一個做法,尤其對于減少扯皮的機會。因為互相之間經常會請或被請喝咖啡。我也會經常和一些人約定吃工作午餐,經常聊的是家常,增的是感情。有的時候一次長距離的散步也更能讓人暢所欲言。而這樣的緊密關系,在我們面對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項目的關鍵時刻,會幫助大家緊緊的抱團闖關。 7、托付并使之生效。 分配任務委托別人的重要性比較容易理解。因為你不是超人,不能端茶倒水什么都做吃喝拉撒什么都管。有些時候,你往往還不是最適合的人選。當團隊一大事情一多,你一定要學會委托別人來負責合適的任務。對有些領導者而言,委托別人一個重要的目標可能不是很放心,覺都睡不好;但我非常習慣委托別人,有時候可能太習慣了。這是我一位前老板給我指出來的一個問題。有一次我給一位組員分配了一個既有技術難度又有協調挑戰的難題。進程比較緩慢。但我給了他太多的時間空間來折騰,而事實上他在某些方面需要一些加強,有些方面需要我更多的主動的幫助。我老板指出來,如果我要讓別人隨便折騰的話,前提是我需要有足夠的信心。我需要有事實來逐漸證明我的決定是正確的。需要謹慎委托。因為如果項目失敗,對他而言,最終負責的人還是我,不是別人。所以我不能以別人不行來給失敗的委托埋單。 如果你有一個重要的任務需要委托給別人,你要么 (1)已經對此人非常了解。知道他戰斗力非凡可以搞定;或者相信他可以迅速學習提高打雞血搞定; 要么 (2)需要在一開始手把手教他,時不時問他,直到你對他有足夠的信心。 具體我是這么做的。項目開始時,我讓被委托人給我一個整體計劃以及幾天內可以完成的任務。一開始經常會面跟進,然后確定后幾天的任務。根據每次完成狀況來估計他能不能”高快狠”地完成最終的目標。信心逐漸建成后可以減少關于該項目的細節討論。此時的委托可以放得更開。但有一點要注意,如果跟的太緊的話,可能讓人覺得你對他不放心,他也會做得畏首畏尾,這可能比盲目的委托還更差。所以在委托和謹慎之間,有一個微妙平衡。 8、反饋是一個持續過程,不是一個一年一兩次的事件。 一年一度或兩度的意見反饋在硅谷公司是非常常見的。它的目的不是設置起來給員工難堪,讓他們互相責難的。它的目的是希望員工對自己對他人有更全面的認識,以助進步。意見反饋有自我反饋和同事反饋兩部分。自我反饋是自己評定自己,完成了哪些目標,錯失了哪些目標,哪些方面做好了,哪些方面還待進步。但由于是自己踢球兼裁判,難免有偏頗。同事反饋,就像一枚鏡子,讓你看到180度之外的自己。在Facebook,360度的正式意見反饋是一年兩次,并且和薪酬掛鉤。(經典語錄 www.lz13.cn)但近年來,意見反饋和薪酬評定逐漸分開。比如我做的一件事就是季度性的意見反饋,時間和正式評定錯開。在那幾天中,我請求所有相關組的同事在自愿的前提下給我寫寫關于我直屬組員的意見反饋,短短幾句都行。我會收集,綜合,最后在1-1碰頭會時反饋給我的組員。 如果需要等半年才來收集意見的話,很多相關故事早以忘得一干二凈。故事越久遠,記憶越模糊,意見越空洞,說了等于沒說。而且,意見反饋和薪酬綁在一起,正常人(即使是牛人)都會很自然的把心眼更多的放到薪酬上,而不是意見本身。 除了季度性的輕型意見反饋,日常的意見反饋如果有的話應當立馬傳遞。趁熱打鐵效果更好。 如何有效傳遞整理好的意見也很重要。有句話是說“it’s not what you say that matters, it’s how you say it”。我沒那么極端,我覺得如何傳遞意見也同樣重要。有兩種方式我都試過,不確定哪種更有效。這里都談一談。一種是以問為主逐漸深入促其思考,比如“how did you think about the meeting you hosted yesterday”;另外一種是赤裸裸的直入主題,“hey, let’s talk about the meeting you held yesterday”,然后開始談我自己的感覺。不管哪種方式,一定要給對方一個解釋自己行為的機會;永遠假設并告訴他我相信他的意愿是好的。為了避免陷入”你昨天做了xxx”“沒有,我做的是yyy”“我覺你是做了xxx”的死循環式的爭論,我首先爭取和他們在”我們感知的即是事實”這一點上達成共識。基于這點前提,我們把討論的重點放在如何做能改變別人的感受最后讓事情能順利完成,畢竟大多數重要的事都有很多人一同協作完成。當他們認識到自己想要改進某個方面的時候,如何改是一個相對容易很多的問題–聰明人一向能夠找出改進的辦法,我所做的就是配合他們做頭腦風暴。最終談話的目的是產生一個下次如何能做的更好的具體方案。 關于有效傳遞意見反饋,另有4點提一下。 (1)意見反饋不見得都是負面的。 它可以是別人的一個長處。 你很欣賞。 你希望他這方面堅持做, 做得更多。 比如一句”hey, I really love your weekly summary email with the key metrics at the top。 Please keep them coming”可能產生很好的激勵效果。 (2)意見反饋必須擺事實和講道理。 如果你只是告訴別人他很爛, 但不說什么時候浪過了以及為什么, 除了給他添點火氣之外無他用。 所以我在相關人員包括自己寫意見反饋的時候要求提供實例。 比如一句 “I think he could make meetings transparent and shorter by having an agenda, like the weekly data review meeting on last Friday”比”his meeting is too long”更有血有肉有效。 (3)意見反饋必須是可操作的。 讓人無從下手的意見意義不大。 如果在提意見的同時提出一個方案以供參考就有意義的多。 但注意, 絕不能是命令的方式 (那是中青寶…)。 比如前面的例子“I think he could make meetings transparent and shorter by having an agenda sent ahead of time…”就很容易操作。 (4)(個人偏好)在最近的兩個評價周期中,我給15個左右的同事(一半不直屬我)寫過意見反饋。我把我寫的直接分享給他們。出于這種想法,在我下筆時就少了很多沖動。因為他們會讀,所以我無法做到背后捅刀。因為他們要讀,所以我需要寫得有意義,容易理解,并且加上很多例子。并且,我歡迎他們和我直接討論。如此一來,他們也明白我寫這些反饋的一片苦心是為了他們進步。 9、你能干得比你想像的多。 這不是說說而已。我自己就有一個親身的例子。我們曾經認為把一個高得離譜的欺詐率降到所允許的范圍內會很難。的確很難。但想想看我們最終牛逼了一把,把它降到了比允許上限的一半還要低。感覺很爽。很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團隊士氣高昂信心爆棚做事像開了外掛。 牛人們總是不斷的超越自己。給他們一個離譜的目標,配以應有的工具,適當的幫助,足夠的信心還有一定的時間,他們會讓你大吃一驚,也會讓自己大吃一驚。這一點,喬幫主是行家,屢試不爽。 但做到這一點有一個前提 - 不能害怕犯錯。 如果犯錯是被要嚴懲的失敗是不允許的話, 牛人們只能在框框中被圈養, 沒有辦法實現突破。 有一句話我經常掛在嘴上“ask for forgiveness, not for permission”。 在Facebook, 大膽行事犯錯是容易被原諒的。 但反過來,有一點要小心,就像第7點所說的–你不能隨便把一個離譜的目標交給一個人,然后期待他來給你驚喜。盲目帶來的可能是驚嚇。你需要真正的牛人,至少是潛在牛人。而作為一個領導者,你的一個任務是幫助他們,鼓勵他們,來引爆自己的潛力點。Facebook不缺此類待引爆的牛人。 10、不要過度設計和過早樂觀。 有些工程師有一股出于本能的沖動想把自己的程序規模化,甚至在這些程序還沒看到大規模使用的曙光之前。我在Facebook開始的時候,也是沖動型工程師一杯。但經歷過幾次失敗的產品之后,我牢記了這個教訓。不要過多設計或者過早優化。把核心功能設計的簡單精煉。只有在看到產品有被大規模使用的趨勢后,才來增加功能或增加規模量。有一個我做的產品使用的上限是200萬月用戶(當時Facebook整個月用戶群是4000萬左右),但我的實現已經做了很多額外的功來滿足更多的用戶。做的時候感覺很爽(感覺自己很牛,感覺再多人用產品也不會崩潰),之后感覺很慘。 但這一點不一定能適用于架構上的工作。比如Friendster這個網站的失敗就是其基礎架構的性能長期無法應對急速增長的用戶以致網站很慢甚至崩潰。在用戶增長高潮來臨之前,你應該已經在架構上做了足夠多的前戲。否則搞不好就要像Friendster收攤子散伙。但同時也要意識到,你所看到的用戶訪問模式,你的網站功能,在你只有10萬用戶的時候,可能和你有1億用戶的時候會很不一樣。所有太多太早太頻繁的架構上的大動作可能會適得其反。這一點上,你要小心判斷。 在Facebook的4年半很好玩。我學到的感受到的遠多于以上的十項。但希望這個分享能對朋友們有點幫助。同時祝所有的朋友在自己現在扮演的角色上都有好運。分頁:123
高雄團隊-愛康明平台絕對安全嗎
康利富桃園說明會-康利富優勢有哪些 康利富彰化說明會-康利富有註冊官網嗎 康樂富怎麼操作賺錢高雄團隊-愛康明有平台簡介嗎 桃園團隊-康樂富操作流程簡單嗎 愛康明多久會見收益